我们不得不承认,互联网一个又一个风口从兴起到沉寂,一个又一个公司从扩张到缩减,这多多少少打压了互联网从业者的积极性。
所以,我们无法抛开大环境,过分苛责年轻群体对网红的追逐,只能警惕这一现状可能给互联网人才流失带来的潜在影响。
当前,年轻粉丝往往陷于伪精致包围的过度消费陷阱。他们作为极易受诱惑的消费群体,出于对网红的关注和信任,通常会在网红的推荐下购买商品。而且直播带货本身就讲究带动消费情绪,如此一来,冲动消费就尤为普遍。所以说,这是造成隐形贫困人口逐渐增多的一大推动力。
观察最近有关网红的负面消息,其中有想做网红而去借贷整容失败的,也有为购买网红推荐产品、追求精致而借贷消费、被迫还债的。
当然,这种消费主义不单单表现在粉丝为网红带货买单,扩大到整个网红群体辐射的直播、短视频、知识付费等内容行业,受众群体对网红所输出的信息,也带有一种越发盲目消费和被动接受的倾向。
更进一步,信息获取或知识来源都以一种商业化的方式被掌控,用户真实的学习能力则潜移默化地被削弱。
简单来讲,这其实就是算法推荐下,内容喂养所形成的副作用。而网红作为内容的输出者,其粉丝积累、运营和变现皆有赖于算法,所以他们对于用户的行为趋向,也必然要负有责任。